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基层组织

游文化 学历史 品人生——记民革市教育局总支“文化游春”主题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绍兴是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绍兴古城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绍兴的山水文化、酒文化、桥文化、名士文化、书法文化、戏曲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本着游文化,学历史,品人生的迫切愿望,民革教育总支于2018年4月20日赴绍兴开展了古城、水城风情文化研学之旅。

  研学第一站——柯岩·鉴湖·鲁镇景区。这一国家首批的AAAA级风景旅游区,有柯岩、鉴湖、鲁镇三大景区构成,游览面积6.8平方公里。千年越文化光华闪耀,彰显绍兴特色的石文化、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魅力四射。在这里,教育总支的党员们首先游览了石佛、镜水湾、越中名士苑、圆善园等四大景点,还梦回三国时期,感受着当时的采石文化,品鉴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石潭、石壁等奇景。然后,党员们细细研读了位于镜水湾景区的“三聚同源”,这是一个外方内圆的文化广场,象征着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思想。广场中心有一石雕头像,正面白色,背面黑色,白色象征着人性“本善”,黑色象征着人性“本恶”。三根6米高的汉白玉雕像,分别刻为孔子、老子和释加牟尼雕像,象征着儒、道、佛三教相聚。边上有喷涌,倒挂、漫流、漏滴而出的各种形态水流,通过曲折小溪流向“汇源池”,蕴含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再者,部分党员沿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商铺,来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重温《孔乙己》、《社戏》、《风波》、《明天》等名著,研读当时历史生活中的民情风俗,与小说中家喻户晓的人物故事紧密地维系在一起。走进鲁镇,党员们便走进了历史,走进了鲁迅的小说,给人的是一种似幻似真、以心灵去实地感受历史、体验文化的感觉。

  研学第二站——黄酒博物馆。作为“天下一绝”的中国黄酒,是华夏民族的国粹。绍兴黄酒是中国黄酒的杰出代表,也是绍兴的“金名片”,其酿制技艺更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黄酒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专业性的以黄酒文化和产业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占地近10000平方米。跟随导游的步伐,党员们全面学习了黄酒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参观了酒史厅、酒艺厅、三维影视厅、地下酒窖等,通过把握历史的线索,从文字展板、实物展示、立体场景等形式研读黄酒的悠久历史,以及在这个历史长河中所孕育的各种文化风俗。有幸的是,在黄酒博物馆,我们正巧偶遇绍兴市总工会举办的“越兰读书节”活动,那悠扬的古筝、清新优美的团扇舞,一排排散发墨香的书籍,无不彰显了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研学第三站——兰亭文化旅游区。“书法圣地”兰亭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兰亭由此得名。东晋永和九年,会稽内史王羲之邀请了42位名流贵族在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并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兰亭也因此成为书法圣地。教育总支的党员们不仅感悟了兰亭景幽、事雅、文妙、书绝”的四大特色,诵读了千古流芳的《兰亭集序》,体会了融秀美丽的山水风光,幽静雅致的园林景观,魅力独享的书坛盛名,还学习了“一序”、“三碑”、“十一景”的古迹内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对这处集丰厚的历史文化于一体的中国重要的名胜,流连忘返。 

  游学文化古迹,传承古城历史,品味别样人生,是民革党员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表达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对民族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坚定中国梦实现的信心。这次活动,每一位党员都受益匪浅,我们看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上,弘扬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